晒晒我的绿美家 | 聚焦容桂“百千万工程”
近期,容桂街道选树了一批“美丽庭院”。他们以家庭为起点,以巧思、巧手将家中庭院装扮成具有不同风格、特色的院落,并将和睦和谐、向上向善的家风传扬至社区群众中,成为推进绿美容桂生态建设的示范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庭院
看看“美丽庭院”是怎样“养”成的吧!
细滘社区
叶妙珍家庭
叶妙珍一家以行动诠释绿色生活,巧用废弃果物制环保酵素,滋养绿植,力促垃圾减量。她们家的庭院设计充满了巧思与创意,既保留了传统庭院的韵味,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,还利用假花、真花搭配,让庭院四季都能保持美景。除了自然景观的打造,庭院还内设有茶室,墙上挂着书画作品,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陈宝环家庭
陈宝环一家巧妙利用闲置空间,将昔日帐房转变为生机勃勃的庭院,显著改善周边邻里的生活环境。她们家的庭院绿化面积大,绿植时花搭配、养护得宜,繁花似锦。陈宝环乐于与邻居分享养花经验,庭院成为邻里分享交流、闲话家常的聚脚点。笑语盈盈背后传递着构建美好社区、促进邻里和睦的正能量。
卫红社区
周婉萍家庭
周婉萍家的庭院位于容桂旧时光商圈的工业路,她将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建房改造为民国初期红砖砌筑风格,并活化为红房子邻里图书馆,将佛图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资源“搬进”市民家中,并依托技术手段,打造成一个微型公共图书馆,可以为亲戚朋友、社区邻居、残障及老年群体提供服务。炮仗花和水君子随季节爬满藤架,绿植、咖啡、书籍、茶艺、绘画、书法作品鉴赏、亲子阅读、读书分享....诗和远方,都可以在红房子里找到。
高黎社区
李健英家庭
2017年,李健英成立了黄连广绣协会担任会长一职至今。她把顺德最后一批绣娘引出家门,聚在一起重塑黄连广绣品牌。退休后她不忘初心,回到容桂承租高黎旧宅,亲自布局庭院、展示间、手作间,收集旧物,一草一木都用心建造,并运用十多年来积累的广绣传统工具、广绣作品等装饰室内,将一个300平的特色小庭院打造成广绣工作坊“龙凤居”。李健英成为高黎社区合伙人,举办广绣公益讲座、体验活动等,积极推广广绣传统文化,吸引、培养对顺德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。
东风社区
吴家伟家庭
吴家伟夫妻承租德志产业园物业,将其改造为新中式庭院,兼营饮品和新中式服装。庭院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心设计的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。绿植与花卉的搭配恰到好处,既展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,又透露出一种不经意的野趣与雅致,成为德胜河南岸亮丽的开放美丽空间。
幸福社区
何景云家庭
何景云是一位退伍军人,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将他军人时期的纪律性和条理性带入到了家庭生活之中。他家的庭院成为了社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棋盘造型的屋顶设计让房屋非常吸睛。走进庭院,一双栩栩如生的石鹅嬉戏于绿萝环绕的鱼池之上,随风落户墙壁的榕树籽生根发芽长叶,与假山融为一体,浑然天成。庭院主人不追求名贵绿植,用心养护岭南常见树种绿化,打造怡然自乐的幸福空间,尽显男主人简朴、自律的退伍军人本色。
麦绮玲家庭
麦绮玲家庭院大面积的绿化特别吸睛。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,凝聚了每位家庭成员的心思和汗水。丈夫擅长园艺布局,麦绮玲熟悉花卉搭配,夫妻俩悉心照料庭院每一株植物的成长;三代同堂的一家通过庭院增进交流,儿孙有空就帮忙浇水除草。草坪上的亲朋好友聚会,使得这片小院不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空间,更成为了承载家庭记忆与情感的载体。
一庭一院皆是景
以家庭“小美”聚合乡村“大美”
一起来和我们建设美丽庭院吧!
来源丨容桂街道妇联
以家庭“小美”聚合乡村“大美”,鼓励更多家庭也来参与建设美丽家园 现在的人都喜欢把家里种满各种各样的植物,建造属于自己的休闲小院
页:
[1]